? ? ? ? ? ? ? ? ? ? ? ? ? ? ? ? ?
昔日承載無數榮光的北京長城飯店,竟已停業半年了。
相關信息顯示,該酒店是北京首家中外合資的五星級飯店,目前在多家OTA平臺已經顯示暫停營業或者無法預訂。“在2023年年底停業,目前已有半年,飯店倒閉不了,何時重新營業要等通知?!?/span>
《酒管財經》注意到,攜程平臺顯示,該酒店預計于2025年1月8日起重新營業。
作為老牌涉外五星級酒店,北京長城飯店的悄然停業令人唏噓。而在此背后,而是整個行業對于所有老牌酒店生存處境的深思。
在酒店行業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大環境下,“老酒店”如何才能重新分到市場一杯羹?
北京長城飯店是北京第一家中外合資五星級飯店,也是國內首批涉外五星級飯店之一。
這家酒店昔日榮光無限。
毗鄰中央商務區和使館區,1985年正式對外營業,曾是各國政要訪華下榻的首選之地,也是業界公認的國內第一棟應用玻璃幕墻的建筑,擁有當年北京最高的旋轉餐廳。
同時,長城飯店曾以其先鋒管理理念和優質服務享譽全國,一度成為當時中國酒店業的標桿,被稱為中國酒店業的“黃埔軍?!薄?/span>
然而,市場的競爭是殘酷的。
近年來,隨著周邊新酒店的不斷涌現和市場的日益飽和,加上曾經位于該酒店的會所“天上人間”對這家老牌酒店聲譽的重創,長城飯店的客源逐漸流失,經營狀況也每況愈下。
在某OTA平臺的評價中,有多位消費者發帖吐槽長城飯店設施陳舊,服務態度差,配不上每晚近600元的房價,甚至給出2.7分的低分評價。
據悉,長城飯店停業前曾經歷過兩次大修,最近的一次還要追溯到2017年。
股權穿透可以看出,北京長城飯店公司目前有三位股東,實控人是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的嘉云酒店集團,持股82%。第二大股東首旅集團,持股10%。
據悉,嘉云酒店集團是由李嘉誠的和記黃埔和首旅集團合資成立的酒店管理公司。和記黃埔通過注冊在巴拿馬的全資子公司Kingdom持股51%,首旅集團通過注冊在香港的全資子公司Proficient Investment持股49%。
長城飯店停業半年,未來是裝修改造?還是被收購換牌?亦或是像瑜舍酒店那樣換做其他賽道?目前仍是未知數,酒店方也未作出回應。
不過,據攜程平臺預訂頁面顯示,該酒店將于2025年1月8日起恢復營業。
長城酒店的興衰,只是全國許多類似老牌酒店的一個縮影。
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它們曾經憑借自身的優勢與努力,贏得了市場的青睞與客戶的贊譽。
然而,隨著市場的變化與競爭的加劇,這些酒店逐漸失去了往日的優勢與地位,最終走向了衰敗與沒落。
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北京長城飯店的停業,折射出當下整個酒店行業面臨的挑戰,標準化服務與設施已不再是酒店脫穎而出的關鍵。酒店必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深入了解并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提供符合消費者期望的產品和服務,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其實,老字號酒店的“輝煌不再”,并非朝夕之變。
早在2013年下半年開始,就有媒體報道稱,全國范圍內一些曾經的“地標性建筑”,經營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老牌酒店,都發生了“命運轉折”。
《酒管財經》梳理發現,這些老酒店有的停業倒閉,有的被拍賣翻牌,有的升級改造。
1909年就建成的大連賓館早在2017年就已停業,直至2023年被翻牌為大連賓館費爾蒙酒店。
成立于1988年的華天酒店集團,近兩年也一直試圖通過變賣資產來擺脫虧損“泥沼”,已先后轉讓了長春華天、湘潭華天兩家子公司100%股權。
同樣是1988年開業的上海的第一批老牌豪華酒店——華夏賓館,2023年攜手洲際酒店集團假日酒店品牌,翻牌為上海華夏假日酒店。
1998年開業的北京翠宮飯店,在紅極一時后連年虧損,五星級資格被取消,在幾次掛牌出售后,最終被京東以27億元高價收購。
安徽首家涉外五星級酒店——明珠國際大酒店,于2000年開業,結果2020年就停業倒閉。據工商信息查詢,該酒店母公司已經注銷,業主方已經被多次納入老賴,后經海恒集團投資、雅高酒店集團管理,2023年被換牌為明珠瑞士酒店。
1997年開業的鄭州五星級國際豪華酒店——裕達國貿酒店,在2021年經歷了兩次流拍后,最后由方正證券攜手萬達酒店及度假村接手,2023年被換牌為鄭州嘉錦酒店,正式納入萬達酒店管理體系。
溫州市首家由國際酒店管理公司管理的豪華五星級標準酒店,曾獲首屆“中國飯店金星獎的溫州萬和豪生大酒店在2023年破產,2024年4月在阿里拍賣破產強清平臺進行公開拍賣,起拍價僅6000元。
2023年8月,具有45年歷史的上海靜安賓館宣布閉店升級改造。改造后,靜安賓館依然由錦江集團運營,但將成為“酒店式公寓”。
品牌及設施老化、創新不足、管理服務僵化、市場萎縮、競爭力下降,或是不少老牌酒店當下面臨的瓶頸。
首先,品牌影響力下降。老酒店的品牌影響力可能已經衰退,難以與新興酒店品牌競爭,缺乏吸引力。
洲際集團旗下的假日酒店品牌,近些年就曾經進行多次品牌“重塑”;華住、錦江、首旅等本土酒店集團旗下品牌也一直在進行品牌煥新。
反觀國內老牌酒店,在品牌煥新上就相對滯后不少。
此外,老酒店的建筑、設備和設施通常經歷了長時間的使用,導致設施老化,無法滿足現代旅客對舒適性和便利性的需求。數智化應用上滯后,限制了酒店的運營效率和競爭力。
“老”就像一把雙刃劍,一面向外展示自己的榮光,另一面則限制了自身的發展。
據酒店之家數據顯示,“設施陳舊”“隔音差”等差評,占2023年酒店高頻差評的比重繼續上升。
最后,老酒店大多往往缺乏創新意識和能力。服務和管理僵化,無法及時適應酒旅市場的快速變化,難以吸引年輕一代旅客。
除了內部因素,民宿、度假村、露營等新興住宿業態以其獨特體驗、個性化服務和靈活定價策略吸引了一部分消費者尤其是年輕一代,對老牌酒店的市場份額構成了新的挑戰。
不難發現,自身機制的老化以及新生力量的不斷沖擊,使得老牌酒店正處于“內憂外患”的境地。
如何吸引年輕人,如何讓自己變年輕,是很多“老酒店”亟需解決的問題。
市場環境的改變,除了選擇翻牌,一部分老牌酒店選擇了自我煥新升級,而打破固有狀態是其重煥生機的關鍵。
首先,要煥活品牌。在新品牌頻出的當下,老字號酒店更應破舊出新,完善品牌矩陣,避免品牌老化。
就比如金陵飯店集團實現了多品牌布局,除金陵主品牌外,衍生出金陵精選、金陵嘉瓏、金陵文璟、金陵山水、金陵嘉辰等子品牌,構建了涵蓋高端商務酒店、精品商務酒店、休閑旅居酒店、主題文化特色酒店、智能服務公寓酒店的品牌體系。
其次,要主打性價比。華住集團創始人季琦不止一次提到,當下消費者不再盲目追求高端奢華的產品,而是更加注重消費產品的實用性和性價比。
去年開始,“老干部”酒店的爆火,已成為不少年輕人追求性價比首選。
這些老牌酒店位置往往都是核心地段,四通八達,鬧中取靜,甚至坐擁當地地標建筑,如頗負盛名的上海和平飯店、南京金陵飯店、廣州白天鵝賓館等。
相比其他核心地段動輒數千元的高端酒店,這些老字號酒店更具性價比。
此外,用深厚文化煥新產品和服務。與其去費力卷產品、服務,倒不如卷文化,擦亮“老字號”招牌。
老牌酒店所保留的數十年乃至百年的文化歷史和情懷,是其他酒店難以復制的。對此,老牌酒店更應以文化為杠桿,煥新產品和服務。
比如,《繁花》電視劇在播出后和平飯店積極與影視作品深度聯動,推出周邊產品、主題套房以及每天僅限20套的“繁花”定制套餐,引得不少年輕人打卡。
最后,就是借力數字化。近年來已有一批老牌酒店大膽創新,用數字化驅動韌性增長,如白天鵝賓館、南京金陵飯店等。
其中,白天鵝賓館就主動擁抱數字化,注重公域流量及私域流量的運營,近兩年在美團、抖音、小紅書、視頻號都有布局,2023年全年線上GMV超過6000萬。其2023年營收更是創四十年新高,全年營收達4.95億,凈利潤達1億。
對酒店市場而言,過去“跑馬圈地”的增量時代已經落幕,競爭更為激烈的存量時代開啟,市場對酒店的業態、產品提出了更高要求。
對此,一位酒旅行業觀察人士表示,從本質來說,酒店拼的是的獲客能力,也就是客源優勢。因此,提供高性價比的差異化服務才是老牌酒店的未來。
正處于“十字路口”的老牌酒店不僅要對自身發展有清醒與理性的認識,更要在過去標準化產品和服務基礎上貼近消費者的個性化體驗,“量體裁衣”,創新改造管理和運營模式,借勢煥新。
所有酒店老酒店改造成智慧酒店、智能化系統的改造非常重要。